见丁书记点头,陈浮生也没停下来,接着往下讲。
“第二类我个人认为是我们的史诗片,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从神话传说到王朝更迭,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从朝堂斗争到民间传说,可以拍的故事太多了,但是……”
“但是什么?”丁书记忙追问,对他来说,比起武侠片和功夫片的打打杀杀,这种能够把中国历史拍成电影传播出去的题材无疑更加令他感兴趣一些。
陈浮生叹了一口气道:“首先这种电影不好拍,成本高不说,质量却很难把控,其次还是那个问题,如果拍复杂了,外国观众看不懂,而一味的迎合外国观众的口味,又很难拍出我们自己观众满意的作品,所以这类电影我认为潜力很大,但是目前我国的条件还不足。”
丁书记听完陈浮生的剖析,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还有呢?”
“第三类也就是类似《调音师》这种悬疑推理类的电影,这类影片同样不需要什么观影门槛,所以我们才能在戛纳将其海外版权卖出那么高的价格。”
丁书记想了想道:“我记得去年上影厂拍的那部《405谋杀案》也就是你说的这类悬疑推理类吧,虽然当时在国内上映的效果还不错,但是中影也没有把它的海外版权卖出高价,这又是为何?”
“丁书记,《405谋杀案》虽然也是悬疑推理片,但我记得它的内容紧密结合了1976年这个特殊时期的社会背景,外国观众是理解不了的,所以就会有些观影门槛。再加上导演的叙事方法上……”
说到导演的问题时,陈浮生只是浅尝辄止的点了一下,没有说得太直白。
但是丁书记记得陈浮生昨天在海子里就说过中国导演在叙事方法上的问题,所以此时虽然陈浮生没说的太明白,他也理解了他的意思。
消化了一下,再次问道:“还有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