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王嬷嬷复述了一遍贾雨村所言,内中隐隐有夸赞陈斯远之意。
黛玉听了若有所思。她听母亲贾敏说起过,父亲林海年轻时也是这般气盛、有能为。昆山一地连年洪灾,偏时任苏州知府是个酒囊饭袋,没遇灾荒只知恳请朝廷减免钱粮。
其父实在瞧不过眼,四下勾连,募集资金,修了百里石塘。也是因着这石塘,如今昆山才有半数田土免于洪涝侵害。
为父亲发引时,竟有昆山百姓远来祭拜,直至那时黛玉才知为何父亲临终时说起最得意之事,不是高中探花点了翰林,不是坐镇扬州盐政,而是修了区区百里石塘。
人虽死,清名永存。那石塘旁立了碑文,便是百年后也有知晓父亲功业。
此时不知为何,黛玉听了此事竟想起了其父。
心下暗忖,这般有能为,来日莫非真能赶在自个儿及笄前中举?
王嬷嬷见其若有所思,低声劝慰道:“姑娘往后也别跟远哥儿太生分,时常往来着,这说不得就——”
“嬷嬷,”黛玉打断王嬷嬷,只轻声道:“我心下有分寸的。”
王嬷嬷笑道:“有分寸自然好……不过,太有分寸的也不大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