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怎么发现这里的,为什么要进来?”灌婴问。
“因为……”
路明非顿了顿。
这个问题说容易回答也容易,说难也难。容易是指前因后果相当清晰,可难就难在,如果直接说出来,似乎是对灌婴他们这种行为的一种……否定?
这复活点可能不止一个出口,也不知道是在长远的时间里出现了什么纰漏,还是在设计之处就考虑到会被人堵门弄的。
项羽早在很久以前就复活离开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貌似失去了记忆。而虞姬更是最近离开的,也没有被发现。
如果这“二十八骑”的使命是守卫项羽和虞姬,那他们的工作可以说算是相当成功了,就是不知道他们自己清不清楚这点。
至于灌婴他们算不算疏于职责……路明非觉得是不算的,一份工作做了两千多年,这已经不是工作而是为了大义在执行着。要真是按工作来算,还能在工作岗位上找到人,都已经算是能评为鞠躬尽瘁的人物,有些疏忽也很正常。
可是他这么理解不代表灌婴也会这样理解,一件事坚持一个小时是任务,一天是工作,一个月,一年乃至更多是生活……而两千多年,唯有信念可以坚守。
可信念是由“成功做到”作为保障的,如果路明非告诉灌婴事实,他一时之间想岔了,认为这么长久的守护都是无用功,从而进一步引发信念崩塌怎么办?
不用去想也知道后果会很严重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