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一次挫折,让太史慈日后变得有些盲信名士了。
孔融对他并不信任,只从史书上来看,就可以知道孔融慰问太史之母,其实并非真正欣赏太史慈,仅仅只是把太史慈当成了一件工具,用来体现自己的礼贤下士。
否则,完全解释不了孔融既然如此欣赏太史慈的义举,可为何太史慈杀入都昌,求孔融给兵两千,愿为孔融破黄巾之围。
孔融的反应却坚决不予,不但是信不过太史慈的能力,也信不过太史慈这个人。
他对太史慈的欣赏和器重,是不值两千郡兵的。
可太史慈却没有气馁,依旧留在孔融身边寻找机会,如果只是为了报恩,以太史慈的脾气,这实在是说不过去的。
再结合后来太史慈去了刘繇处,刘繇依旧轻视于他,可太史慈依旧不离不弃。
只能说太史慈在辽东的几年里,他是真的有思考,姑且不论对错,他确实总结出了一个心得经验,那就是非名士不足以成事。
可在这个时空里,太史慈只是受到了来自孔融的打击,他都没来得及南下投奔刘繇,就得到了刘备的邀请。
同时,在刘备这里,他还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一展所长。
刘备甚至还以自己的嫡子刘封相托付,对他委以教授弓马的重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