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策拣选精锐的时候,巴丘城内也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争吵的两方,一方是黄忠、文聘,一方则是蔡瑁的两个弟弟蔡瓒,字茂圭、蔡琰,字文圭。
双方争吵的焦点在望城。
之前蔡瑁偷袭巴丘得手之后,并没有按照蒯越的要求继续进攻望城,而是在巴丘固守,观察形势。
后来发现罗县空虚,益阳、望城的守军惊慌失措,城门紧闭后,蔡瑁这才信服了蒯越的话,生出了后悔的心思。
于是,蔡瑁召集诸将议事,想要先拿下罗县和益阳,扫清侧翼的威胁。
罗县此时城中空虚,几乎是砧板上的肥肉,而益阳却有兵马数千人,城门紧闭,可见是需要费一番力气的。
蔡瓒和蔡琰两人自然希望分到罗县这块肥肉,而把骨头丢给黄忠和文聘。
虽然黄忠和文聘也是刘表的心腹,但在蔡瑁和蔡家面前,却也只能忍气吞声。况且对二人来说,也丝毫不惧益阳守军,他们最担心的是分不到功劳。
于是,两方人马议定,罗县归蔡瓒和蔡琰所取,而益阳则由文聘、黄忠去取。
作为补偿,等到大军进攻望城时,则由文聘和黄忠为先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