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个人,会坐视刘家起势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会儿鲁肃却是突然插言道:“大将军固然不可信,可其领土却与大司马绵延接壤,且矛盾深厚,除非愿意投降大司马,迎其入雒,控制朝廷,否则他定然避无可避。其领内狭而长,东西长而南北狭,尤其河内,更是孤悬于河北,地形一马平川,几无险可自守。这简直是在河北军的卧榻之侧悬挂上了一块膏腴,不由大司马不动心,双方战事一触即发,我等此时北上青州,何异于为大将军火中取栗?”
刘晔也是点头赞同道:“况且近年来,大司马对雒中多番指点,显然对大将军独霸天子颇为不满。要不是主公在地方上与大将军同气连声,多番支援,恐怕大司马的刁难还会更加剧烈。这种情况下,大将军恐怕也不敢轻易破盟吧?”
刘晔所说的是一份极为重要的情报,那就是袁绍此时心态和想法的改变。
他之前和刘协势同水火,因为自己的野心,对天子十分忌惮,不敢迎奉,深怕会被天子和河北士族联手,上下架空自己。
可现在,袁绍的观点开始发生了变化,他敏锐的察觉到天子的好处要远比坏处更多,开始希望得到刘协了,甚至不惜做出一些姿态,向刘协各种示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独霸天子刘协的曹操,显然会成为袁绍最重要的打击对象,那刘备这边的压力自然会轻了许多,更掌握了盟约的主动权。
被鲁肃和刘晔先后反驳,荀攸却是怡然不惧,镇定自若的继续解释起来:“诸君只看到大将军与大司马势同水火,却看不到他们化敌为友的契机,那就是天子!”
刘备虎躯一震,心中恍然。
正如心有所说的那样,对于天子刘协来说,被曹操独霸显然是极为糟糕的局面,可要是换了袁绍来独霸朝廷,那无疑会是更加糟糕的局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