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在两年间,克服旱情,重开田地,屯田成功。
这一次屯田可比当初在徐州时要难多了,当初那是陶谦要屯田,自然筹集了一批资源给陈登,而陈登又是地头蛇,与徐州各方势力合作起来事半功倍。
可如今身在汝南,这里到处都是名门士族,百年豪强,随便哪冒出来的家姓,就是比他陈家在士林中还要清贵的存在。而且地方上鱼龙混杂,溃兵、败军、盗贼、劫匪、黄巾、豪强参差不齐,陈登这番屯田可是花了好大的心血,着实不想有所折损。
若是有了太史慈和赵云两军顶在前面,陈登这边压力锐减,汝南也会变得更加安全,屯田自然不虞为兵火所害了。
是以陈登大力赞同,支持刘封进行调整。
太史慈和赵云仔细想了想后也觉得可行,寿春这里交通便利,城高池深,面积广阔,又有支城数座,的确算得上是上佳的驻兵之所。
只是如今兵马着实有些过于庞大了。
摧锋、挽澜两军就有七万之众,再加上新建之军,这就已经是九万人了,这还没算寿春的郡兵,以及陈登所部驻扎寿春的三千人。
合拢起来,显然已经突破十万之数了。
更重要的是,日后荆、扬、交三州兵力北上,很大概率还是会汇聚到寿春。如此一来,摧锋、挽澜两军适当前压,反而更为合适,也可以保障自身有足够大的缓冲和纵深区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