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13章 检阅诸军 (3 / 8)

作者:网文老大爷 最后更新:2025/9/19 6:40:01
        但刘封就是舍得投入,不仅仅是贪图老兵的战斗力,更是有着浓烈的后世人文思想的影响,刘封很难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为自己征战沙场的士兵们在负伤之后,因为得不到救治,痛苦挣扎而死。

        让刘封感到满意的是,不仅仅是太史慈、赵云、张辽、徐晃等高级将领没有贪腐,中下层军官们在监察委的监察之下,绝大多数表现的都很好,仅有少数案例,也都依法处置了。

        最后,监察委还按照刘封的想法,积极向士兵们普及忠于刘封,忠于左将军幕府的思想。

        当然了,普及的方法其实显得格外的粗暴简白,主攻军中的伙食、医疗、福利等待遇。没有刘封,就没有每天的肉食和大米,没有刘封,就没有生病时的军医、药材,没有刘封,就没有如实发放的军饷和赏赐。

        刚开始制定时,刘封还想推广一些思想,可后来发现,这些完全就是扯犊子,就算监察委能够明白他的心思,没有念歪经,这些大字不识的士卒战士们也根本没法理解。更别说很大可能从监察委的根子上就理解错了。

        刘封迫于无奈,只能彻底改换思想,只要让士卒们知道是谁对他们好,是谁给了他们优厚的待遇,是谁保证了他们的地位和收入,就足以杜绝将领裹挟士卒的土壤了。

        如此一来,不论是哪里的士兵都会产生一个共识,那就是自己是刘封的士兵,而不是他麾下某个将领的士兵。

        这在目前阶段,显然已经足够了。

        这一招釜底抽薪,只要刘封还在位一天,只要刘封提供的待遇不会大规模衰减,他麾下的军队就始终只会忠于他一人。更别说刘封本人还是威望极高,百战百胜的常胜统帅了。就是太史慈、赵云、张辽、徐晃等宿将,也都不会有生二心。

        从龙之功近在眼前,除非野心大到自己想当皇帝,否则谁又会想到背叛刘封呢?

        满意的检阅过军队之后,刘封带着简雍、陈登馈赠给他,以及委托他带往徐州,进风给刘备的的九江、庐江特产,开始重新启程,走水路前往徐州郯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