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其实并不稀奇,还是老问题一个,那就是战与撤。
袁谭、淳于琼的撤军并没有吸引到联军所部的追击,那么原先预备的伏击也就落了空。
按照沮授的建议,既然已经小胜一场了,那么此时正好见好就收,索性放弃巨昧水防线,退守淄水一线。
这样一来,不但有利于缩短后勤补给线,也有利于缩短防线。
东北方有巨定作为屏障,这是青州最大的湖泊,有巨昧水、淄水、浊水等多条河流汇入,规模很大。
刘备军偷袭利县,就是绕过巨定过来的。可第一次偷袭都没得手,如今袁军兵力充沛,又有了警惕,那就更不可能了。
退守淄水防线,还有坚城临淄和东安平两城隔着淄水遥相呼应,临淄本就是齐鲁大地上的交通枢纽,又背靠博昌、西安、昌国等县,可比巨昧水一线要容易的多。
沮授的策略无疑是正确的,袁绍军的粮道缩短,反过来正好就是联军的粮道拉长。
青州大地的绝大部分河流都是南北走向的,仅有少数如时水这样的河流,那也不过是一部分河段东西走向。
因此,在青州大地上东西交战,河流不但帮不上任何的忙,反而还会成为险阻,拉长对方补给线的手段极其有效。
可袁谭却接受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