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北边的刘备虎视眈眈,各部军力不断在汝南北部集结,桥蕤在汝阴守的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天天往寿春发求援文书,弄的袁术也越来越慌乱。
袁术一慌,那自然也要把情况跟刘勋说一说啊,于是,给刘勋的催逼文书就越来越多,用词也越来越严重。
刘勋又不能把粮食和兵员变出来,他一个人急也没用啊,只能把这份焦急传递给庐江本地的士族豪强们,而郡望周家就是最重要的一个。
“公瑾啊,你总算是来了。”
周瑜刚一上堂,就被迎上来的刘勋一把抓住左手:“公瑾,主上已经屡次三番催问庐江的后援补给何时能够北上。周氏乃是庐江郡望公侯之家,你若是不帮我,我可就真顶不住主上的催逼了。”
面对刘勋的示好和威胁,周瑜神情恭敬的回答道:“禀告府君,我家已经聚兵两千人,壮丁一千五百人。大车二十辆,牛马四十头,粮食三千五百石,另有酒水二十坛,猪羊十头,用以劳军。”
“好、好!”
听到周瑜的话后,刘勋这才长松了口气。
袁术那边催逼的越来越厉害,要求也水涨船高。
其中粮食和一万五千民夫还比较好解决,毕竟秋收在即,再加上此时的庐江郡可有三十多万人口,还有大量的隐户。
抽调一万五民夫虽然吃力,但也不是完全做不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