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袁术从来不是一个真正强势的人,他的强势只是一种伪装,而杨弘正是看透了这一层,所以才能屡屡猜中袁术的心思。
“长史所言可行!”
阎象站出来第一个支持杨弘,倒不是他跟杨弘关系有多好,而是他真心觉得杨弘这次的计策的确不错。
袁术好求士,却既不能得士,也不能用士。
手下人尽皆平庸之辈,即便如同杨弘、李业有些才干,也私心更重,往往会因私废公,阿谀谄媚袁术而不坚持主见。
唯有阎象颇有才能,眼光深远,而且能秉公直谏。
袁术原本就已经心动,现在看见阎象也赞同,当即点了点头:“好,既然主簿也赞同此法,那就依此计而行。那何人可担此重任?”
袁术的目光扫过堂下,似乎是在挑选出使的人选。
杨弘想了想,主动站出来道:“袁曜卿可当此重任。”
袁术一听,视线顿时落到堂下一个青年文士身上。
此人性情低调,从不主动发言,只是处在末位处不言不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