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牵招在初平三年,第一次接到袁绍的征辟时,虽然几经犹豫,最终还是谢绝了这次征辟。
袁绍闻讯很是吃惊,在他看来,牵招不过是幽州地方士族而已,在整个大汉国连三线都未必排的进,自己给的可是从事的身份,可牵招居然不识好歹?
袁绍内心是有些不悦的,但表面上还是得做出雅量宽容来,也就没有计较这个事情。
要说牵招后面后悔不后悔,说实话,是后悔的,但并不多。
大侄子这方面居功至伟,他不断的给牵招灌输不可贸然下注的想法,暗示择主一定要慎重。
同时,刘封还在字里行间暗示,自己家父亲若是能有机会得到一份基业的话,他这个儿子很是担心他能不能守得住啊。如果这时候亲如兄弟的叔父能帮上一把的话,父亲应该会很感激吧。
毕竟父亲孤家寡人一个,没有宗族可以依赖,这就缺乏了最可信任的亲戚啊。能够算得上亲这一级的,不过就只有关张简和您牵招叔父了啊。
牵招虽然不觉得刘备能有什么创立基业的可能性,但也认同自己大侄子的话,潜移默化的觉得自己和刘备的感情,确实已经达到了亲兄弟的地步了。
有了这么许多的铺垫衬托,当刘备最终入主徐州,然后送来亲笔信,邀请牵招前往徐州辅佐自己的时候,牵招竟然有了一种奇怪的归宿感。
因此,牵招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就接受了自己家兄长的邀请,南下前来徐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