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虽然能借用水运,但路途十分遥远,而且沿途还需要经过兖州任城国,其中任城国郡治任城县正卡在交通要道之上,随时可以切断这条水路。
第二条路,也是自郯城出发,先顺着沂水出发,逆流而上至开阳后,转入武水,最后经泗水,到达鲁县。
这一路距离非常近,而且沿途都是大河大流,水运极其方便,堪称是最好走的道路,但偏偏也要经过兖州的泰山郡,而泰山郡的费国县、南武阳县可也正正好好的卡在武水的交通要道上,随时能够切断此路。
第三条路,则是唯一一条所有据点都在徐州控制之内的道路,这条道路乃是从郯城出发,经襄贲县,过兰陵,走承县,至昌虑,在这里可以继续分走戚县、合乡、然后进入鲁国,到达鲁县。
这一路途中河流众多,却没有一条是能够利用得上的,而且还得饱受渡河之苦,后勤补给事倍功半。
此路看起来距离同第二条路差不多,但不论是时间,精力和粮秣消耗,都要十倍于第二条路。
唯一的优点,就是不用过境兖州了。
之所以会有这么个变态的划分方法,起源正是西汉以来的大汉特色,而且也被后世的各个王朝所沿用。
就是不将关卡要隘给你,而是转给隔壁的省份。
这种制衡相当有效,哪怕是现在这种乱世了,一样卡的刘备恶心不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