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麾下的可全是边塞的野战军,最次也是郡国正规军,哪里像东汉各路诸侯一样,还得白手起家,靠已经被削弱到极致的郡国兵为框架,慢慢发展军事力量。
一旦打输了,立刻伤筋动骨,又要重新构架军队结构。
哪怕是曹操也不例外。
所以,刘封只恨收揽的人才不够多,速度不够快,从来不担心内斗的问题。
况且刘封搜刮的人才大多都是顶级人才,要不就是性格敦厚的,如诸葛瑾、步骘、鲁肃、陈登、陈群、张昭、张紘,陈珪,陈矫、徐宣、秦松、陈端,这些人在历史上不说大公无私,但至少都是公大于私,没有一个沉溺于内斗,而不顾大局的。
如果说非要找内斗属性比较强烈的,私大于公的,那也就只有卫旌一个人了,刘晔或许算半个。
蜀汉在诸葛亮执政的时期,派系错综复杂,元从派、荆州派、东洲派、益州本地派,甚至还有阉党,可斗争激烈吗?
并不,因为诸葛亮调和的好,所以这一段时间反而是蜀汉政权最为平滑安定的时期。
反倒是大权独揽的诸葛亮死了之后,益州本地派彻底绝望,投降势力开始抬头。
益州本地派的想法再朴实不过了,既然你一直压制着我们益州人,不把我们益州人当人看,那我们益州人投降曹魏再惨也惨不过现在的政治待遇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