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则是以甘宁、董袭、潘璋、步骘这类得恩遇,效死力的国士派,这类人属于有野心,但仅仅只有人臣野心,他们敬畏体制,想要融入体制。
只要愿意给这类人一个进入体制的机会,并且大致做到赏功罚过,这类人就和第一类死忠党没有任何区别,或者说他们就变成死忠党了。
这也是为什么甘宁后来会认真研读诸子百家的根本原因。
这些人极好安抚,这类人和第一类人最多的区别是利益的取舍,他们不像第一类那样,哪怕自身利益受到巨大侵犯时依旧能够保持忠诚不变。
这类人讲究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只要给足了他们想要的机会,他们就都会变成和第一类一样的死忠派了。
再外面一圈,是利益和主上始终保持一致的迎合派,典型人物就是鲁肃、周瑜。这类人的特征是他们会调节自己的利益,使自己的利益始终和主君保持一致。
他们唯一的诉求就是主君的信任和人尽其用。
再外层,则是道德高于利益,能够为道义所感召,但也有自己思想的忠臣派,典型人物就是诸葛亮,太史慈、赵云、荀彧、荀攸等人也都在这个圈子里。
任何主君,有了这四层基本盘后,只要自己不作死,基本是不用担心国家倾覆了。
所以当人主,最难的地方就是用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