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约定次日清晨,于成都城外的平原上一决高下。
次日清晨,双方大军各自出营,于成都城外布阵。
曹军阵型位于西北,与成都城形成一条线,若是大军有所闪失,可以依托成都遏制左幕军的追击,并绕行成都城东、城北入城,可以算得上是未虑胜先虑败了,这也是司马懿给曹昂提出的建言。
左幕军的阵型则是位于东南,与曹军遥遥相对。
如此列阵,可背靠府水河,使得左翼无虞,不必担心会遭遇联军的骑兵突袭。在骑兵兵力上,联军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要胜过左幕军。
在对面具有骑兵机动优势的情况下打进攻战,无疑是相当不利的。因此,刘封在布阵伊始就做好了准备,他今天要打的是防守反击。
刘封本人坐镇中军,由三千亲卫军护卫左右,陆逊则作为副帅,负责前沿指挥。
大军分为三路,中路先锋为吕蒙,左路先锋为吕岱,右路先锋为文聘,各带本部人马两千人列阵以待。
紧跟在他们之后的,则分别是魏延、黄忠、凌统三将,名为次锋,可实际上,在刘封的计划之中,这一阵才是真正的先锋阵。
刘封今日要打的是防守反击的战术,那上面的一阵自然不是用来进攻,而是专门用来防御的了。
第三阵则是张南、冯习、孙皎、杜彟五部人马,为中阵人马,专门负责当次锋反击撕开对方缺口后,投入战斗,扩大缺口,同时掩护次锋的两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