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了左右两翼,曹仁所部和庞羲所部都受到了左幕军床弩的攻击。
好在第二次齐射结束之后,没有第三次齐射出现,这让曹军意识到这种床弩很可能是不能连续发射的。
对方只是将现有的床弩分成了两个批次,才制造了两轮齐射的假象。
意识到这一点后,史涣一边速度派人前去请示曹昂,一边重整队形,鼓舞士气。
好在曹昂在司马懿的提醒之下,也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不等史涣请示,就已经直接下令先锋进军。
这一命令正中史涣下怀,曹军先锋立刻行动了起来。
最前沿突出的曹军弓弩手开始散开,分散的要比先前还要开,而后面的曹军士卒则推出了盾车,躲在车后朝着左幕军先锋压了过来。
正如司马懿所猜到的那样,床弩上弦相当复杂费力,一般情况下最少需要二十个壮汉同时操作,其中十六人通过多组绞车和滑轮系统,将多人的力量集中于弓弦来完成绞车张弦这个步骤,然后又需要两名壮汉来安装铁翎箭,接着又需要数人来进行瞄准工作,最后再以大力士用大锤猛击扳机,使牙下缩,达到发射的效果。
这一套动作最快也需要五分钟的时间,而随着操作士卒气力的流失,时间还会越来越长。
这一点哪怕每一台床弩都配备了二十名士卒轮换上弦,轮流休息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床弩的弹力十分巨大,弓弦的要求极高,因为单独的牛筋都不足以提供如此之强的弹力,必须要使用到复合材料。
即便如此,床弩的弓弦使用次数也相当有限,在保养极好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三十到五十次。但这个数字是累积数字,如果单场战斗连续使用的话,超过十次开始,弓弦就会因发热而变得松弛,从而大大降低射击威力和射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