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偏地形上帮了司马懿大忙,不但有成都挡在广都前面,两翼居然还有河流保护。而且如今时间已经进入四月,各条河流的流量和流速都开始因为春暖花开,雪山积雪融化而大大增加,开始进入了汛期。
以往可以人渡的地区,如今已经不再行得通。
司马懿正是敏锐的观察到了这些情况,才有了这一豪赌。
第二个原因则是联军拥有骑兵优势,骑军总数是左幕军的近三倍。骑兵的优势可以压制左幕军骑军的袭扰和刺探。
第三个原因是沿途有三座现成的城邑为依托,而且城邑之间的距离也恰到好处。成都至郫县大约五十里地,而郫县至灌地也是五十里地,最后自灌地至繁城县则只有四十里地。
如此一来,按照司马懿的计划,再在郫县、新都、繁城、灌地征伐数千民夫,然后将这总数两万四、五千众的民夫分成三批,分别负责成都至郫县,郫县至灌地,灌地至繁城的转运任务。
如此一来,民夫只需要一日即可抵达目的地,然后次日返回,休息半日,循环往复如此这般,转运效率必然相当之高。
以司马懿和杨修的预估,如此这般操作,每个青壮劳力,配以独轮车,当可日转运粮食三石以上,若是能够加上畜力的话,当日可运送的粮食高达十石至十五石。如果既没有牲口,也没有独轮车,那则只能转运一石。
以上是正值年轻力壮的青年劳力,若是年纪较大或者较小的普通民夫则稍差一些,为青壮劳力的三分之二。
至于老弱妇孺的负重则不足一石,只是司马懿因为各种原因,根本没有动员这部分人力。
如此一来,以平均九千人计算,每两日可转运粮食两万八千石粮食,所运送的粮食可直抵繁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