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反击
参谋长离去后,薛伯陵俯身凝视着沙盘,目光久久停留在潭城一带的地形上。
此刻在他眼中,潭城恰似一口天然的“炉底”,而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等水系与东西两侧的山地,则构成了坚实的“炉壁”。
他暗自思忖,待这场战役结束后,定要结合这两次会战的经验,将这个思路好好梳理完善。
历史上,薛伯陵的“天炉战法”正是在第三次潭城会战中才真正成熟。
这一战,薛伯陵重创来犯之敌,歼敌五万余人,取得重大胜利。
所谓的‘天炉战法’核心思想就是‘后退决战,争取外翼’。
在不轻易暴露主力的前提下,以部分兵力诱敌深入至预设战场。
随后利用网状据点,通过分段伏击、诱击、侧击等多种手段不断消耗敌军有生力量。
待其疲惫之际,再集中优势兵力,通常动用超过敌军一倍以上的兵力,实施围歼。
薛伯陵凭借这一独创战法,在前三次潭城会战中一共累计歼敌12至15万人,是抗日战场上,公认歼敌最多的将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