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来到雒阳城前,刘璋不可避免的打量了起来,城高池深,是雒阳给他的第一印象,而后随着车驾前行,穿过有若洞天的城门后,雒阳城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落入了刘璋的眼中。
城内的景象,不是刘璋原主记忆中的红砖白墙,朱门高户,屋舍鳞次栉比,气象恢弘的帝都景象,而是零零散散的屋宇立于道路两旁,屋宇中间多是为农田和菜地。
“不意董卓造逆,竟至于此。”帝都景象不复,让刘璋不由出言感喟了一声。
史册上载,董卓因关东联军进逼,不敢停留于雒阳,因而焚毁了雒阳,强行迁徙河南之民进入关中,如今雒阳荒残落莫的景象,足以证明史册所言为实,且史册上的文笔,道不出董卓万分之一的凶残暴虐。
“大王。”黄权闻弦歌而知雅意,他响应道:“雒阳帝都,本该是繁华之所,士庶拥堵之地,然经董卓造逆,焚城驱民,河南尹百万之众,凋零殆尽,如今城内还能有这些民户,却是已属不易。”
“臣下之见,非数十年之功,河南尹和雒阳城,都难以恢复以往煊赫的景象。”
刘璋还顾黄权道:“早间孤闻雒阳无有民户,城内唯有蛇鼠横行,如果不是公衡你这些年招抚流民,善加治理,只怕今日的雒阳城,还是空城一座,公衡,你是有功之臣啊。”
经过对比雒阳的前后景象,刘璋夸赞起了黄权这位河南尹的功绩,表达了他对黄权在工作上的成果肯定的态度。
“大王谬赞,臣下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情,何谈有功。”黄权谦逊了一声,他作为河南尹,治政自然是重中之重,也是应当做的事情,如今辛苦数载,只是让河南尹稍稍恢复了点元气,是以他不敢居功。
“公衡你不必谦虚,有功的,没功的,孤知道,这河南尹的士庶也知道,上天更是可以作为见证。”刘璋再度肯定了一句,表扬起了黄权的治政之能,理民之功。
行不多时,刘璋抵达了雒阳的县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