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明年才会正式改元,可群臣早已按捺不住,纷纷上奏提议年号——有人提议“永熙”,取永享太平、天下熙盛之意;有人提议“景和”,盼江山景明、百姓和乐;还有人提议“昌隆”,愿大明国运昌隆、绵延万代。
朝堂之上,关于年号的讨论热火朝天,连民间百姓都纷纷猜测,新帝会选用怎样的年号开启新时代。
御书房内,朱元璋、太子标、朱高炽与朱雄英四人也围坐在一起,笑呵呵地商议年号。
朱元璋率先开口,目光落在太子标身上,语气带着几分欣慰:“标儿自出生起,便被朕寄予厚望,如今能承继大统,也是秉承天命。朕看年号便叫‘承天’,既显天命所归,也盼你能承续大明国运,不负天下。”
太子标闻言,微微躬身致谢,而后说出自己的想法:“父皇,儿臣以为‘建文’二字更为妥当。父皇以‘洪武’为年号,凭武力定天下、开国立业;儿臣愿以‘建文’为号,从以武开国过渡到以文立国,弘扬文治、发展民生,让百姓能在太平盛世中安居乐业,也与父皇的功业相承相接。”
第711章年号之争!AK大帝?
朱雄英与朱高炽对视一眼,突然异口同声道:“祖父、父亲,我们觉得‘AK’这个年号最好!”
“AK?”朱元璋与太子标皆是一愣,满脸疑惑。
朱高炽忍着笑,腰都快直不起来,手指还不忘点了点御书房的梁柱,仿佛那上面刻着“AK大帝”的名号一般,解释道:“丧标你想啊!你平日里处理政务哪回不是雷厉风行?上月江南盐商贪墨案,你三天就查清卷宗,抓了二十多个涉案官员,连江南织造局的总管都没放过,那股子干脆劲儿,百官私下里都叫你‘铁面太子’;还有去年处置宗室子弟强占民田的事,你不管对方是哪个藩王的亲戚,该罚的罚、该贬的贬,半点不含糊,对待贪官污吏向来毫不手软。”
他顿了顿,故意拖长了语调,眼神里满是戏谑:“再说了,你在宗室与百官中威望多高啊!上次朝会,户部尚书漏报了三百万石粮税,你当场就指了出来,条理清晰地把账目算得明明白白,连父皇都夸你心细如发。这‘AK大帝丧标’的名声,早就在宗室子弟和朝堂官员里传开了,谁不知道你办事又快又狠,还能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用‘AK’作年号,既显你这雷厉风行的魄力,又好记好传,比那些文绉绉的年号顺口多了!日后史书上一提‘AK大帝’,保管让后世子孙一想起,就知道是咱们大明这位又仁厚又有手段的好皇帝,必能让你名留青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