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四爷,能在礼部站稳脚跟,收获人心,而不要因陷入囹圄,又兴文字之狱。”
王景曾也笑着回道。
魏廷珍知道,王景曾口中的“文字之狱”,指的是张廷枢一案。
他刚才愁眉不展,想着要不要也随时准备为弘历顶罪,也与这有关。
因为,他通过张廷枢一案也越发明白,大清的确不同于文官政治时期的大明。
汉人士绅别说明面上抗税不能成功,就是暗地里少了对实权宗室王公的孝敬,也是不能的。
这让他不得不承认,在大清,由于皇帝不是汉人,对本族宗室贵戚的依赖度,总是要大于汉人王朝的,不会只用科甲出身的文官。
而他作为汉尚书,要保证皇帝对汉臣的信任,就得表现出同样乃至高于满臣的忠心来,才能让自己有机会更进一步,比如进入中枢,参与执政。
他自然已不在乎礼部这种清贵衙门是不是非得由翰林清流担任才可。
毕竟,他已经上了礼部的车,还成为了礼部尚书。
王景曾能明白他的担忧,但他没有多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