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夺和焚烧不过是顺手为之,随着守陵之人迅速流散,陵下最终只剩十几名无力营生、肢体残缺的中官太监留守,被元庭玩笑般地封为护陵使徘徊不去,在山脚下结庐而居。
自幼入宫的罗铣,也是其中的一员。
一开始,六陵四周仍有矮墙,也还剩几楹享堂遮风避雨,这群太监们力耕薄田为生,换来勉强温饱,此外一无可观之处。
但随着山下演福寺、泰宁寺中僧人不断偷伐陵木、盗取墓中珍玩,六陵之间夜里狐叫枭桀连夜不断,多处围墙被人故意推倒,几间殿堂也遭风雨侵袭。
渐渐地,前朝所谓肃穆的帝后陵墓,就是在一小片阴森松林里面的一堆土、一块碑而已。
最大的一劫,是忽必烈在位的至元二十二年八月。
这一年江南释教统领杨琏真伽,是XZ高僧八思巴的弟子。这位西夏人惦记上了六陵中的某些东西,于是宋宁宗及其皇后杨氏、理宗、度宗的陵寝,便成为首批被盗的四座陵墓。
而根据碑上记载,还有一名刘姓使者名仲禄出现,面容僵硬如同枯死,却不知疲倦不知饥寒,宣忽必烈的旨意命护陵人不得阻拦。
如今埋葬在幽冥巷中的宋陵护陵使罗铣带人拼死保护,遭到痛打折磨。太监们的鼻子、耳朵、舌头都被杨琏真伽的手下割掉、手脚骨骼也被反复敲断,昼夜以折磨他们为乐。
就在他们以为命不久矣的时候,一个碑上讳莫如深的的老太监出现了,借用八思八师尊首罗王的手谕救下了他们,随后这些半死不活的太监们,就被刀架着脖子赶出陵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