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小节二:荒芜的馈赠 (2 / 5)

作者:心灵账本 最后更新:2025/10/4 15:29:37
        其他人也跟着行动起来。男人们分成小组,有的用钢钎撬岩石,有的用小车搬运敲下来的石块;女人们则负责筛选石块——把形状规则、质地坚硬的挑出来,堆放在一起,那些碎渣则留着以后拌“泥浆”;连半大的孩子都没闲着,穆罕默德跟着几个小伙伴,用小铲子把细小的石子扒到一边,嘴里还哼着地球上传来的童谣。

        哈桑负责垒砌第一座石屋的地基。他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一块磨得光滑的长条形岩石,放在地基线上,眯着眼睛看了半天,又调整了角度,才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他从旁边的桶里舀出一勺“泥浆”——这是用火星红尘、少量地球泥土和生命保障系统分离出的废水混合而成的,黏性不大,却能把石块之间的缝隙填满。他用手指把泥浆抹在岩石边缘,再拿起另一块石头,轻轻放上去,用手掌拍实。

        “石头要错开垒,像搭积木一样,才结实。”他对旁边学习的年轻人卡里姆说,“你看,这块石头的缺口,要对着那块石头的凸起,这样风才吹不动。”卡里姆点点头,学着哈桑的样子,拿起一块石头,却没对准位置,刚放上去就歪了。哈桑没说话,只是走过去,手把手帮他调整,掌心的老茧蹭过卡里姆的手背,带着让人安心的温度。

        白天的阳光越来越烈,防护服里像个蒸笼,面罩内侧凝满了水雾,模糊了视线。有人用袖子擦了擦,继续干活;有人实在累了,就靠在岩石上歇一会儿,喝口水——水是按配额分配的,每一口都要省着喝。到了傍晚,气温骤降,风也变大了,吹在防护服上“呼呼”响,像有无数只手在拉扯。

        当第一座石屋的walls垒到一人高时,天已经黑了。头顶的天空变成了深邃的黑,星星亮得刺眼,没有月亮,只有远处的尘柱还在缓慢移动。大家挤在未完工的石屋里,点起一盏用基地能源供电的荧光灯——光线是冷白色的,却比任何全息投影都更让人觉得温暖。石墙挡住了大部分风,屋里的温度比外面高了好几度。

        “明天把屋顶盖起来,就能住人了。”哈桑看着石墙,手指轻轻划过粗糙的岩石表面,“这房子,是从火星上长出来的,比什么都结实。”

        二、土壤:与尘埃的持久战

        盖好石屋的第二天,开拓者们开始着手改造土壤——这是比盖房子更艰巨的任务,也是他们能否在火星扎根的关键。

        智灵提供的帮助很有限:几个透明的封闭温室,用高强度复合材料制成,能阻挡大部分辐射;还有几种基因编辑微生物,装在小小的培养皿里,标签上写着“功能:分解无机物、固氮、改良土壤结构”,旁边还贴着一张警告:“严禁修改基因序列,严禁用于非土壤改良用途”。

        “这些小东西,能把红土变成能种庄稼的土?”伊莱亚斯拿着培养皿,对着光看了看,里面的微生物是透明的,根本看不见,“别是智灵糊弄我们吧?”

        “能不能成,试试就知道了。”哈桑打开培养皿,用一根无菌棉签蘸了点微生物,小心翼翼地抹在一小捧火星红尘里,“地球的土,也是从石头变来的,只是这里慢一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