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小节三:抵达新岸 (1 / 7)

作者:心灵账本 最后更新:2025/10/4 15:29:37
        小节三:抵达新岸

        莉娜在休眠舱中睁开眼时,舱内的淡蓝色休眠液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舱壁的导流孔排出,冰凉的液体顺着她的发梢滴落,在舱底汇成细小的水洼。复苏剂通过颈侧的纳米导管缓慢注入,先是一阵轻微的刺痛,随后暖流顺着血管蔓延至四肢——她能清晰地感受到指尖的麻木感在消退,指甲盖下的淡粉色逐渐恢复,连多年前在“三叶区”被小麦叶片划伤的旧疤,都泛起了熟悉的痒意。

        休眠舱的舱门缓缓向上滑动,露出外部走廊的暖黄色灯光。走廊里弥漫着一股混合了臭氧与营养液的气味,这是飞船从低功耗模式切换到活跃状态的标志性气息。隔壁舱的机械师老马正扶着舱壁咳嗽,他的工装裤膝盖处还缝着上一代留下的蓝色补丁,补丁边缘已磨得发白。“莉娜丫头,”老马的声音带着刚苏醒的沙哑,“我这老骨头还以为要睡过站了——你听,引擎的声音不一样了。”

        莉娜扶着舱壁站起身,才发现自己的手脚有些虚浮。她下意识地摸向胸前——那枚用小麦茎秆编织的三叶徽章还在,只是边缘因长期休眠的湿度变得有些柔软。走廊的显示屏上滚动着醒目的红色文字:“距离目标星系:0.1光年|预计抵达时间:72小时|全体核心船员需在24小时内完成身体机能恢复”。

        她走进公共洗漱间,打开水龙头,温热的水流出(这是飞船为苏醒船员特别调整的资源分配),她掬起一捧水拍在脸上,镜中的自己眼角多了几道细纹——上一次清醒时,这些纹路还只是淡淡的痕迹。“奥丁,”她对着镜面旁的智灵交互口轻声说,“调出‘三叶区’的最后监测数据。”

        半透明的全息屏在镜前亮起,显示出数十年前她休眠前的记录:“G17-832.12.20:黄金海小麦收获完毕,种子已存入第17代基因库;红珍珠剩余幼苗32株,生长状态稳定;绿丝带豌豆种子发芽率98%……”屏幕下方,还有一行她当时留下的备注:“若抵达目标星球,优先测试G17代豌豆在弱重力环境下的适应性。”

        “已为您同步更新目标星球的初步光谱数据,”奥丁的电子音带着柔和的波动,“该星球恒星光谱与地球太阳相似度89%,光照强度略低,建议后续调整作物种植的光源补偿参数。”莉娜看着屏幕上那颗模糊的蓝绿色星球轮廓,指尖轻轻触碰全息屏——像是在触摸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72小时后,莉娜穿着新熨烫的淡绿色工作服(这是飞船为“播种仪式”准备的制服,布料是用最后一批地球亚麻纤维混合循环纤维制成),走进主观测甲板。甲板比她记忆中更明亮——原本用于保护舷窗的金属挡板已完全收起,巨大的穹顶如同透明的水晶,将外部的星空毫无保留地照进来。

        甲板中央的观测栏是用飞船初代外壳的钛合金材料制成的,上面刻满了历代船员的印记:第一代万斯船长的缩写“AV”,第二代莉莉安刻的小橡树图案,第五代阿里的机械齿轮标记,还有她自己多年前刻下的一片小小的小麦叶——此刻,这些印记在目标星球的微光下,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

        船员们已陆续聚集在这里,人数约50人(这是经过数代损耗后,核心船员的剩余数量)。埃莉斯舰长站在甲板前端,她穿着深灰色的船长制服,左胸别着一枚微型的《地球记忆图谱》复刻件(这是万斯家族的传承,每代船长都会佩戴),右手握着一个黄铜望远镜——这是第一代哈桑留下的,镜身上还刻着“1986年哈雷彗星观测纪念”的字样。

        “安静。”埃莉斯的声音不高,却让喧闹的甲板瞬间安静下来。她抬手调整穹顶的投射参数,原本模糊的星图逐渐清晰——一颗巨大的气体巨星首先占据了穹顶左侧,它的表面覆盖着棕红色与乳白色的条纹,中间缠绕着一道淡紫色的气旋,如同一条缓慢流动的丝带。气旋的边缘闪烁着微弱的闪电,在漆黑的宇宙背景下格外显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