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守护者星’,”埃莉斯指着气体巨星说,“目标行星的伴星,它的引力能稳定‘希望之星’的轨道,避免小行星撞击——就像木星守护地球一样。”她的手指轻轻移动,指向气体巨星右侧——一颗蓝绿色的星球缓缓进入视野,它的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色云层,云层如同柔软的棉絮,在恒星的照射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莉娜的呼吸瞬间停滞了。她凑到观测栏前,眯起眼睛仔细看——云层的缝隙里,能看到大片深绿色的区域,像是覆盖着茂密的菌毯;还有几片深蓝色的区域,边缘有白色的波纹,奥丁实时标注出“液态水湖,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更远处,有一道蜿蜒的暗褐色线条,奥丁解释:“初步判断为火山岩形成的山脉,地质活动稳定,无近期喷发迹象。”
“看那里!”年轻的生物学家艾莎(第18代船员,艾莎?卡恩的后代)突然指向星球的南极区域,“有冰盖!但面积很小,说明星球温度适宜。”艾莎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上面显示着实时传输的光谱数据,“大气中的氧气浓度21%,和地球几乎一样!还有水蒸气的信号,说明有完整的水循环。”
老马走到莉娜身边,用粗糙的手掌拍了拍她的肩膀:“丫头,你看那片绿色,像不像你日记里画的‘希望麦田’?”莉娜点点头,眼眶突然发热——她想起小时候,母亲曾指着日记里的画对她说:“等我们抵达目标星球,你要把小麦种在这样的土地上,让地球的庄稼在新的星星下生长。”
“开始全面扫描。”埃莉斯舰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将黄铜望远镜递给身边的副官,“重点监测生命信号与地质稳定性。”
甲板中央的主屏幕亮起,分成四个象限,实时刷新着数据:
1.大气与气候象限
【大气成分】:氮气78.2%|氧气20.8%|氩气0.93%|二氧化碳0.04%|甲烷0.0003%(非平衡态,确认生物成因)
【表面温度】:赤道区域平均18℃|温带区域平均12℃|极地区域平均-5℃|昼夜温差≤8℃(无极端气候)
【风速】:最大风速15m/s(集中在高纬度区域,赤道区域风速稳定在3-5m/s)
【降水】:赤道区域有规律对流雨,周期约7地球日(与飞船生态系统的灌溉周期相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