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得到的两大罐洗衣粉中,有少一半都是萧母做的。
能够帮上宁凝的忙,能够为家里出一份力,似乎让萧母很高兴,在将洗衣粉灌入白瓷瓶时,她甚至一边用小勺舀粉末,一边哼起了小曲儿。
两大罐洗衣粉,一共装了十八瓶白色瓷瓶,每瓶大概能装三两左右的洗衣粉,其实这东西用起来很省,一小勺就能清洗一大盆衣物,这么一个瓷瓶的量,大概够普通家庭用两到三个月的。
宁凝也不忘给自己家里留了半陶罐备用。
东西倒是做好了,可是要如何贩卖呢?
萧母原本主张明日摆摊时就带上,和朝食一起卖。可是宁凝却觉得不太可行。
买豆花吃食的客户群体和买洗衣粉的,重合度不算太高,就比如那位每日必来吃两碗豆花的大叔,难道宁凝还能用说服他吃香辣豆花的方式,说服他多买两瓶洗衣粉吗?
但也有一少部分重合的,就比如那经常来买豆腐的婶子,在家里定是时常操持家务的,若是花功夫去推销,倒是或许可以试试看?
不过豆腐的市场都还没有彻底打开,朝食铺子若是立刻发展其他业务,未免会有些贪多嚼不烂之嫌?而且从现代营销的角度来讲,一家门店又是弄洗衣粉,又是搞吃食,也会容易让受众觉得定位模糊,不利于品牌发展。
想了又想,宁凝还是决定,将这些洗衣粉放在别的店铺寄卖。或许会少一些盈利,但这个成本原本就不高,寄卖也省得自己这边还要费心经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