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镇是这西北边陲最大的镇子,说是镇,其实规模更像县城,镇上的商贸也较为繁荣,据宁凝之前了解,镇上有一家绣庄,两家胭脂铺子,还有几家杂货铺。
宁凝将自己的想法告知萧母与萧延昭,并且表示想将洗衣粉拿去胭脂铺寄卖。
萧延昭沉思一番,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若是之前做的香胰子,拿去胭脂铺倒是无妨,只是这洗衣粉嘛......多是操持家务的妇人会去购买,这些人群,会去关注胭脂水粉的,应当不多。”
宁凝这才发现之前自己有些想左了,完全以现代人的思维去揣测消费群体,忘了这是古代,有钱消费胭脂水粉的妇人们,家中也许都有奴仆,根本不需要为浆洗衣物操心。
她面带感激地望向萧延昭:“还是二哥聪明,一语点醒了我,咱这洗衣粉,还就得放在杂货铺,和皂角一起卖!”
女孩子轻轻柔柔的一声“二哥”,却叫萧延昭心跳快了半拍。
其实宁凝倒也没多想,萧延昭排行老二,萧母整日叫他二郎,自己和他的这桩婚事情况特殊,相公啊夫君啊她实在是叫不出口,总不能总是不呼其名吧?就跟着萧延朗一起喊二哥,倒也自然。
******
下午,宁凝和萧母再次来到桃李镇,想去做做市场调研。
桃李镇一共有三家杂货铺,除了之前宁凝去买豆腐,掌柜的颇为不耐烦的廖记杂货铺外,还有另外两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