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03章 营地里好安静啊,也没有蒙古人 (2 / 7)

作者:正统大汗阿里不鸽 最后更新:2025/10/6 18:44:23
        所以,这种战术的容错率也非常低。

        草原上的牧民,平日里不时就要骑着马,散开队列,对野兽进行围猎、对牲畜进行驱赶。因此,这种动作,算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也就比较熟悉,算是相对降低了对于训练上的要求。

        但是,一旦己方的人人数多起来,敌人也不再是羊或者斯拉夫部落,那么这个战术对于士兵和基层军官的素质要求,也会提升很高。

        尽管很多游牧民都会这一招,但能用好的人着实不多。有时候是诱敌和骚扰的轻骑兵配合太差,有时候是作为关键一击的重骑兵冲击力不足,总之很难达到理想的情况,甚至给很多交手过的人,留下了游牧骑兵松散怯战,难抓却易碎的印象。

        哪怕素质比较高的骑兵,在面对较为正规敌人的时候,如果还使用曼古歹战术,风险就会提升很多,效率其实并不高。

        对付这一招的方式也很简单。如果有一支精锐的军队,能够无视骚扰,也不会被对方重装部队快速吃掉,那么其实直接冲上去就行了。

        轻装的骑兵,比重骑兵的机动性要好一些,但除非是那种重到没法快速跑动的全具装“罐头”,大多数时候,这俩的速度,也没有差到特别显著的地步。何况现实中,马匹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的,哪怕不缺马的强大游牧帝国,也得把最优秀的战马,集中给需要负重的重装骑兵使用。轻骑兵的马匹,大概率是要差一截的。这样一来,两边的差距,就更小了。

        而且,轻骑兵是整队、整军出击的。他们的队伍,也不可能像后世游戏里那样,可以随时做到整齐划一地转向,然后全组一起前进后退。在轻骑兵拉扯重骑兵的时候,重骑兵的冲锋其实也会拉扯轻骑兵。如果冲锋足够坚决,那么轻骑兵组成的“网”,就会被迫跟着移动、变形,最后在超出维持能力之后散掉。

        结果就是,连蒙古人自己,在遇到硬茬的时候,也开始改变思路。

        早年,蒙古人在面对西边的敌人时,这种战术确实屡试不爽。但后来和金国交战,就遇到了不少麻烦。

        在大昌原,蒙古人张开阵型,声势浩大,完颜陈和尚便带领忠孝军直冲敌阵,结果四百人就冲垮了八千蒙古骑兵,成为蒙金交战二十年的第一次胜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