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主!留下吧!”
“乞儿国不能没有凤主啊!”
“凤主!是我们乞儿国的凤凰!”
第163章民心所向,情归何处
“求凤主留下!我们离不开您!”
声音杂乱,却饱含着最真挚、最质朴的情感。有人跪了下来,紧接着,如同潮水般,一片接一片的人跪伏下去,黑压压的人头在广场上起伏,那无声的恳求,比震天的呼喊更令人心弦震颤。
一个被母亲抱在怀里的小女孩,声音稚嫩却清晰地穿过嘈杂:“娘,凤主娘娘是不是要走了?不要她走!她走了,就没有人给我们发新农具,没有人教我们认字了!”
旁边一个瘸腿的老兵,用粗糙的手掌抹着眼泪,对身边的人哽咽道:“当年若不是凤主力排众议,坚持要抚恤我们这些残兵,设立荣军院,我这把老骨头早就饿死冻死在街头了!凤主若走,我……我第一个不答应!”
一个穿着绸缎、明显是商人模样的中年人也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凤主推行商税改革,开通边贸,我们这些行商的才有了活路,才能养家糊口!凤主若回大唐,我等商贾,日后还有这等好光景吗?”
更有甚者,几个穿着儒衫的学子,情绪激昂地引经据典:“凤主乃天降贤德,辅佐陛下开创我乞儿国盛世!《左传》有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如今万民挽留,便是天意!凤主岂可弃我乞儿国万民于不顾?”
各种各样的声音,交织成一张巨大而无形的网,将露台上的毛草灵紧紧包裹。她看着下方那一片跪伏的黑色海洋,听着那一声声或苍老、或稚嫩、或激动、或悲切的挽留,只觉得一股巨大的、温热的气流从胸腔直冲眼眶,视线瞬间模糊了。
她从未像此刻这般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这十年的心血,并没有白费。那些她殚精竭虑推行的政策,那些她深入民间体察的疾苦,那些她力排众议坚持的改革,早已像一颗颗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出了名为“民心”的花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