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郑宣所言积压的疑难案子,在场属官谁手里没有几十件?
既然薛淮想走一条和谭明光完全不同的路,那就请他先解决下属们面对的难题。
刘让深入了解过薛淮的生平,他知道对方身份清贵背景深厚,但是地方政务和京城中枢截然不同。
薛淮在京中靠着天子的器重和沈望的帮助无往不利,不代表他就拥有解决实务的经验和能力,说到底他只是十九岁的官场后起之秀,没有十几年的摸爬滚打,如何能够应付这些疑难杂症呢?
只是薛淮此刻的态度略显奇异,似乎他早就料到今日的场面,刘让不禁愈发警惕,同时按下心中的冲动,决定旁观对方的动静。
其他一部分官吏早就得到刘让和郑宣的知会,此刻他们没有太多顾虑,见薛淮主动询问,便相继倾诉苦水,将难题摆在薛淮面前。
经历胡全紧随其后,上报去年漕粮损耗超额核定一事和盐税豁免争议一案。
刑房司吏禀明大明寺《金刚经》孤本失窃案和仪真县十七名河工溺亡一案。
礼房司吏上报府学蒙书刊印纠纷一事和号舍修缮难题,请薛淮判定权责。
户房司吏禀官仓陈米定价争议,请薛淮定夺处置。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