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51【初见】 (4 / 7)

作者:上汤豆苗 最后更新:2025/10/17 23:27:06
        然而这些年从上到下对盐政讳莫如深,原因便在于它能给朝廷提供大量盐税,除了每年固定的收入,每次各大盐运司新增引窝都能给朝廷送去一笔巨款,用来缓解朝廷的财政困难。

        许观澜同样不是清官,整个许氏宗族都因他获益,可是朝中针对他的弹章极少,便是因为他有能力从盐商的口袋中掏出大笔银子。

        他是天子和首辅眼中的能臣。

        所以即便薛淮通过巡查各地掌握本地豪族的不法事证据,许观澜依旧心平气和,在他看来这些事委实不算什么,谁家没几个不肖子孙,何必因此大动干戈呢?

        许观澜望着薛淮沉静的面庞,微笑道:“怎会是谬赞呢?谭知府老成持重,只是失于锐气不足,难免瞻前顾后,而今你的到来补足他欠缺的地方,称得上珠联璧合。扬州地界有二位主政,定能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以他从三品的官阶而言,如此点评自然不算逾越。

        薛淮微微欠身,对许观澜的夸奖避而不受,只道:“府尊经纶满腹,宽厚仁德,下官不过是在他庇护下做些拾遗补缺、跑跑腿的琐事。扬州积弊非一日之寒,要真正海晏河清,正如运台所言,还需上下同心,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

        许观澜轻抚茶盏,青花瓷碗盖与杯沿发出极轻微的碰撞声,在寂静的厅堂里显得尤为清晰。

        他的视线落在薛淮脸上,平缓地说道:“薛同知深谙为政之道。治大国若烹小鲜,火候急不得,盐务亦是如此,稍有不慎,盐价动荡则商贾艰难,灶户逃亡则课税难收,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薛淮神色如常,端起面前的白玉瓷杯,浅呷一口,继而道:“运台所言极是。盐关国计民生,关系数百万灶丁生计,更系江南赋税支柱,正如江都仓廪、仪真堤工、乃至兴化诸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