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森一副毫不在意的表情。
在2013年开展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厂商,大多都是老牌车企,混动、纯电一起做,要说不是为了补贴谁敢信?
像贾耀亭这样的新手入局,首先要解决工业用地,接着是生产资质、合规性的问题,上面对新建汽车项目的审批非常严格,前提要满足《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一系列要求,如研发投入占比、环保标准。
之后是车身材料的难题,高强度钢和铝合金依赖进口,宝钢的高端钢材产能不足。
虽然可以跟特斯拉学,采用钢铝混合的车身设计,但这种工艺对制造精度的要求极高,焊接环节需要攻克钢铝异种材料连接的技术难题。
普通焊接工艺容易出现虚焊、开裂等问题,必须投入重金引进激光焊接设备,这对刚下场的造车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更关键的是,即便解决了工艺问题,钢铝混合车身的后期维修成本也会显著上升。
等2014年后,宝钢推出自主研发的高强度钢材后,才具备入局的初步条件。
另外,还得提前储备电机、电控方面的技术。
因此,陈延森对造车不是没有兴趣,只是认为市场、生产和政策条件还不够成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