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冲压模具的精度控制,到焊接车间的自动化率标准;从涂装线的环保工艺要求,到总装环节的柔性化生产方案,再到电池热管理技术的难点、驱动电机的能效比优化,及电控系统的响应延迟问题,几乎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的全链条核心环节。
王超一一作答,不仅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行业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案,还结合自身经验指出了现有模式的改进空间。
比如他提到焊接环节可引入激光焊接技术提升接缝强度,三电系统需通过一体化设计降低能量损耗等。
这些见解虽谈不上有多高明,却处处透着对产业细节的深耕和对行业的深刻理解。
陈延森眼中的赞许之色,渐渐浓了起来。
两人足足聊了一个半小时。
第511章B轮,估值120亿!森哥,兄弟可没给你丢脸!
让王超惊讶的是,陈延森对生产细节、工厂运作、技术方案也很了解。
但他也没多想,毕竟对方都准备进军新能源造车行业了,又岂能不在这上面下功夫?
别说核心技术框架,怕是连供应链里的细枝末节都摸得门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