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二阶段,则是局部空泡在桨叶背部扩展聚集……”
高振东依葫芦画瓢,将空泡产生的成因做了一个详细介绍,其中有部分是祝工大概了解的,而另一部分,是祝工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的范围。
“……经过国外文献,还有我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研究,我觉得空泡主要分成4种类型……”
祝工一听就乐了,能说得这么头头是道,明显是有深入研究的,看来今天多多少少都必有收获。
“……球空泡,这是因为……”高振东介绍着这种空泡的大致成因,进而分析道:“……而这种空泡一般发生在螺旋桨叶背上的切面最大厚度处。从危害来说,这种空泡对螺旋桨的性能影响不大,但是会产生强烈的噪声和严重的剥蚀现象。”
听高振东解释着球空泡的成因和危害,祝工激动不已,做记录的手都在抖。
“……而片状空泡,则是流体在桨叶导边发生分离,会产生附着于桨叶表面的片状空泡。这种空泡的危害很有意思,当其延伸至桨叶的随边以外,形成覆盖整个桨叶的‘全空泡’的时候,会造成螺旋桨推进性能的下降,这个你应该能想象得到吧?”
祝工边听边点头,当整个桨叶都被空泡包裹在里面了,那它推进性能下降的原因其实和高委员刚才提出的“超空泡鱼雷”差不多,都是完整气泡导致的变化。
“……而当其没有形成全空泡,仅仅是局部覆盖桨叶表面的时候,那它的危害就是剥蚀和噪音。”
详细,太详细了,能不能解决问题先不说,至少先把成因和危害弄清楚了,就有了下一步工作的可能性。
“而云状空泡,则是当螺旋桨在不均匀流场中转动时,产生大尺度空泡脱落的周期性现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