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哪怕在“天涯六比零”发生之后,很多参与讨论的军迷,乃至各国的媒体都不知道一件“小事”。
那就是在国内公开发表的为数不多的双脉冲固体发动机论文里,其中一篇用来和双脉冲做对比参照的传统固发,射程就是145公里。而高振东此时手上,正好就有这一篇。
145km,这个射程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
高振东敢说,那些论文里可能所有的数据都是“脱敏”数据,唯独这个数据不太像脱敏数据。
因为我们往外卖写到展板上的,就是这个射程,这个数据压根就特么不保密。
所以有人曾经在六比零发生之后,很是隐晦的提了一句“如果,万一小巴用的空空导弹不是双脉冲的呢?”在过于隐晦的语境下,还被其他军迷喷了个开心。
当然,具体的事情,高振东上辈子作为一个苦逼大四军迷,他也不知道,他也不敢问。
反正他现在的任务,是让同志们尽快把这东西给弄出来。
一个热知识是,其实双脉冲发动机从公开文献来看,不论是花旗佬还是汉斯佬,都有,只是那些导弹都是直径较大的大型导弹,或者不见得真正投入使用,至于为什么花旗的空空就差那么点儿意思,高振东估计和史密斯先生有点关系。
当然,越细的导弹,想要整这玩意儿就越困难。
不管他怎么想,同志们看着他的“仿真”结果,兴趣十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