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坐下说!”
海灯和尚闻言,笑着在竹椅上坐下,用手擦了擦汗后,拿起那本《晶珠本草摘录》,手指划过藏汉对照的字迹,回忆了一下后才缓缓开口:
“我知道的也不多,就简单说说,这个藏医说……人是‘三因’和合而成,‘隆’像风,管呼吸、运动;‘赤巴’像火,管消化、体温;‘培根’像水土,管体液、骨骼。这三样失衡了,病就来了。”
他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一幅人体脏腑图,图上的脏器被画成日月星辰的形状,旁边用藏文标注着“五脏如五曜,六腑似六宫”。
“你看他们说的‘五脏’,和中医差不多,但更讲究‘寒热’。比如‘赤巴’过盛,就像火烧得太旺,会口干、便秘,得用雪莲花、寒水石这些‘寒性药’去压;‘隆’乱了,像风刮得没章法,会头晕、抽搐,就得用肉豆蔻、沉香这些‘温性药’去稳。”
方言眯了眯眼睛,随后指着一段关于“培根病”的记载:
“这说的‘培根积聚’,是不是类似中医的‘痰湿瘀阻’?”
“应该是”海灯和尚点头,方言看得出来他其实好像也不他确定。
好吧,这个确实比较难。
海灯和尚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