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杨露,此时他已经带着麾下六百多人与孟获汇合,合计已有千余之兵。两人身上皆有血迹,可见沿途来到此处并不容易,已经经历了大小好几次战斗。
如今城中主要兵力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便是司马懿亲领的直属部队,人数约在两千人上下。
第二个部分则是史涣亲领的部众,人数约为四千人,先前广成之战时的损失已经被补充完整,只是战斗力较之先前还是要下降了不少。
最后一个部分,则是留下的蜀军,包括成都城内巡防,以及几处城门的防守力量。
此时的成都城周长约有十二里地,占地更是高达1.6平方公里之巨,不论是城墙高度,还是城池规模,都已经超越了长安,成为仅次于雒阳和宛城的存在。而在东汉末年的现在,南阳宛城已是凋零,成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二城,还在河北邺城、荆州襄阳、扬州吴县之上。
成都城并非是简单的一城格局,而是自秦代以来,所形成“一城两核、东西并置”的经典格局。
其划分源于政治功能与民生需求的分离,其中大城又名东城,乃是作为蜀郡治所的行政核心与百姓聚居区而建,承担治民养民,商业集市的功能。而少城则是后建之城,建立最初是为了屯住秦国兵马,后来渐渐扩大,变成了守军驻地、官僚府邸与物资仓库所在,承担起了驻军加理政的功能。
整个成都共有十八个城门,大城、少城各分一半。
这些城门守军少则一二百,多则三五百,视城门大小和重要性而定。其中,马球掌握的东顺门,就有守军两百人,乃是大城通往东面的次要通道。
因此,这十八个城门的守军加在一块,也有四、五千人之众,其中曹军仅仅只是控制了最重要的北面几个大门,其他城门还是都交给了蜀军看管。
这倒不是曹军当真这么信任蜀军,实在是因为兵力紧张,不舍得将麾下能够野战的兵马靡费在守城之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