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是不从事生产的,上到皇帝,下到小吏,都是靠着民赋供养,还有军队、火炮、器械……”朱厚熜道,“你让一个读书人从事生产,他肯吗?”
不待李青说话,朱厚熜又道,“读书是为做官,说白了,就是为了脱离生产,人人都不从事生产,国家如何运作?”
“你这话有一定道理。”
朱厚熜没露出喜悦神色,知道还有‘但是’。
“然而,读书和生产并非是对立的,完全可以相辅相成!”
“朕不明白。”
“很简单,如今的这种情况,是因为读书成本过高,供养一个读书人消耗的资源太多,才会出现你所诉的情况。”李青道,“此外,读书的成本限制了读书的人数,说到底,还是读书人属于小众群体,这使得这些读书人再去从事生产,会与大众格格不入。”
李青突然想起后世一位文学大家的著作,说道:“当人人都读得起书,便不会再有孔乙己了。”
“啥是孔乙己?”
“就是……”李青斟酌了下,道,“你可以理解成,读书人的假清高。”
朱厚熜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朕还是觉得,如此纯属吃力不讨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