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电传操纵不是。
这玩意可不只是听起来把上下左右传到飞机机翼上那么简单,能带来很多的好处。
“电传操纵?振东同志,详细说说?”防工委总工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这玩意听起来就好听,一定是个好东西。
高振东点点头:“最基本的想法,就是将飞行员的操纵指令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电线传输到各个受控舵面的作动机构,将翼面的运动与飞行员的操作在机械连接上解耦。”
“可是这样有什么好处?高总,这种技术一听就价格高昂,技术难度高,但是通过电还是机械传递,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如果说电信号速度快,拉线操纵因为弹性形变、热胀冷缩、摩擦系数等原因无法和它比及时性的话,那液压系统的刚性连接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和电信号的反馈速度基本是一致的。”
一位搞液压操纵的同志对此提出了疑问,其他同志也纷纷点头,如果只是解决时延问题,那这个听起来就价格高昂的技术优势并不大。
高振东站起身,开始在会议室的黑板上画飞机。
“你的说法是对的,但是我们就算先抛开其他各种各样的好处,仅仅是从敏捷角度出发,液压比起电传,也有固有的缺陷,那就是机械+液压传动,实际上是存在传输延迟的,只是通过高昂的代价解决了这个延迟。”
只要弹性形变存在,机械就免不了带来延迟和其他连接问题,而且这条传输路径越长,问题就越严重,就必须采用更加复杂的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液压系统几乎都是刚性连接带来的巨大重量,代价不可谓不大。
高振东又说起了另外一个没法解决的缺陷:“而且从本质上来说,在大速度和大机动下,机械也好、液压也好,迟钝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解决,控制面在机动中对操纵者的直接抵抗是固有存在的,这甚至都和延迟本身关系不太大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